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庄生非知道者——王船山庄学思想的另一面相 收藏

庄生非知道者——王船山庄学思想的另一面相

“Zhuang Zi Is Not the One Who Attains the Tao”: The Other Face of Wang Fuzhi's View of Zhuang Zi

作     者:邓联合 

作者机构: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出 版 物:《文史哲》 (Literature,History,and Philosophy)

年 卷 期:2014年第4期

页      面:65-73,16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哲学-哲学] 010102[哲学-中国哲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遗民士群之儒家庄学研究"(11BZX041) 篇义题解辑要与研究"(12JJD720003)的阶段性成果">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庄子>篇义题解辑要与研究"(12JJD720003)的阶段性成果 

主  题:庄子 王船山 儒家 遗民 

摘      要:王船山晚年所著《庄子通》、《庄子解》积极评价庄子之学,并着力会通儒道,但这并非船山庄学思想的全部面相。因为除此二书,在其他著作中船山还写下了他随机评说庄子的大量言论,将这些言论与其庄学专书结合起来作一综观,可发现一旦脱离《庄子》文本而转到其他语境下,船山对庄子实际是以批评为主的。在他看来,由于庄子只求个体的逍遥而逃避人伦物理,故其学必然产生纵欲放诞之弊,乃至最终同流于利欲小人;而从历史上看,作为老子后学,庄子思想对王道纲常的危害亦甚为深重且绵延不绝。除了指斥庄子其人其学,船山还把批评矛头指向历史现实中士大夫群体所表现出的庄学化的人格特征:惟思一己之自安自适而弃绝其应有的道义担当。相较于此前的宋明道学,船山之辟庄虽于学理上并无根本性的突破,且存在着前后矛盾之处,但却体现出了其历经磨难的醇儒品格和坚贞的遗民心理。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