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锁磷剂及覆盖技术对长广溪不同污染类型河段底泥磷释放的控制效果 收藏

锁磷剂及覆盖技术对长广溪不同污染类型河段底泥磷释放的控制效果

Control effect of phoslock and sand-capping on sediment phosphorus release in different polluted sections of Changguangxi River

作     者:李静 朱广伟 张晓松 许海 杨桂军 朱梦圆 LI Jing;ZHU Guangwei;ZHANG Xiaosong;XU Hai;YANG Guijun;ZHU Mengyuan

作者机构: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无锡21412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江苏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局南京210019 

出 版 物:《环境化学》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年 卷 期:2015年第34卷第2期

页      面:358-36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工学] 0815[工学-水利工程] 

基  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1-013 2012ZX07101-007-005)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135项目(NIGLAS2012135005)资助 

主  题:长广溪 内源释放 锁磷剂 底泥覆盖技术 生态修复 

摘      要:为探索城郊污染河道底泥磷释放的控制技术,选择无锡市城郊河道长广溪不同污染类型河段(农田区、农田支流区、生活区、工业区、一期修复区、二期修复区、一期修复支流区),采集底泥原状泥柱,进行锁磷剂和黄沙覆盖控磷技术处理,室内培养3周,测定磷的控制效果.结果发现,长广溪不同污染类型河段底泥中磷的释放速率具有明显差异,农田区、农田支流区、生活区、工业区、一期修复区、二期修复区、一期修复支流区的底泥磷的释放速率分别为:0.767、0.383、0.317、0.672、0.370、0.027、0.458μg P·m-2·d-1.除二期修复区外,所有河段的水体磷含量及底泥释放量均较高,生态修复时有必要进行底泥磷释放控制,其中农田区及工业区底泥污染最重,磷的释放速率也最高.锁磷剂和黄沙覆盖对所有河段底泥的磷释放均有较强的控制作用,锁磷剂的控制效率在81.25%—100%之间,黄沙的控制效率在62.50%—93.24%之间;对于农田区、农田支流区、一期修复区及一期修复支流区河段,黄沙和锁磷剂均能有效将底泥磷释放控制到较低水平,满足河道磷控制的目标,但对于工业区和生活区河段,只有锁磷剂能够达到控制目标,黄沙的控制效果不理想.研究表明,在太湖流域的城郊污染河道的生态修复中,锁磷剂和黄沙均可作为底泥磷控制材料使用,黄沙在部分类型水体可以替代锁磷剂,而锁磷剂的效果稳定,作用持久,操作简便,是相对更好的底泥控磷材料.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