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三要务
作者机构:中南大学博士生湖南长沙410083
出 版 物:《求索》 (Seeker)
年 卷 期:2006年第12期
页 面:67-68,2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3[法学] 030503[法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主 题: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 《周易》 “和谐” 神人以和 保合太和 哲学命题 百家争鸣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原指乐律的调和。据《书·舜典》记载,舜曾要求其乐官做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对和谐的推崇在《周易》中也有所体现。《周易·乾·彖》云:“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由于乐律来自对自然之声的发现,所以古人推而广之,逐渐把和谐看作自然的法则,由此就有了史伯的“和实生物、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等哲学命题。随着百家争鸣的出现,古人对“和、“和谐的认识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如《论语·学而》云:“礼之用,和为贵。《中庸》说得更清楚:“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对“和的这样一种认识,使得古人在设计未来社会时,常常把“和谐作为一个根本原则或者一种理想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