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被动陆缘裂陷盆地的层序充填动力学模型——以早泥盆世——中泥盆... 收藏

被动陆缘裂陷盆地的层序充填动力学模型——以早泥盆世——中泥盆世早期右江盆地为例

Sequence Filling Dynamics Model of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Depressed Basin——A Case Study on the Early Devonian—Early Middle Devonian Youjiang Basin

作     者:侯明才 陈洪德 朱西养 田景春 HOU Mingcai;CHEN Hongde;ZHU Xiyang;TIAN Jingchun

作者机构: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610059 核工业280研究所 

出 版 物:《地质学报》 (Acta Ge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06年第80卷第4期

页      面:606-61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4[理学-构造地质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基  金:四川省重点学科"构造地质学"建设基金项目(编号SZD0408)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2004DTKF009)资助的成果 

主  题:早泥盆世 中泥盆世 右江 被动陆缘 裂陷盆地 层序充填动力学 

摘      要:早泥盆世-中泥盆世早期的右江盆地处于被动陆缘裂陷盆地阶段。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右江盆地的沉积层序、构造演化、古气候以及全球海平面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建立了右江被动陆缘裂陷盆地的层序充填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充分体现了构造控盆、盆控相,不同相带的时空配置形成层序的不同样式的基本思想,强调了构造沉降和全球海平面升降共同作用下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所引起的可容纳空间的变化与沉积物供应比值的关系对层序样式的决定作用。通过代表台缘相的横县六景剖面的验证,该模型清楚地反映了全球海平面变化对超层序的主要控制作用,区域构造沉降的叠加效应使相对海平面曲线的R拐点要早于全球海平面曲线的R拐点,而F拐点要晚于全球海平面曲线的F拐点。古气候因素体现在层序充填物(气候敏感沉积物的种类、生物种属的差别)的差异性上。本文所建立层序充填动力学模型的思路和方法对于其他地区、其他类型盆地类似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由此建立的被动陆缘裂陷盆地的层序充填动力学模型对于了解右江盆地的构造动力学与特提斯构造域的关系、促进盆地动力学理论的发展和该区的资源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