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库车坳陷纵向压力结构与异常高压形成机理 收藏

库车坳陷纵向压力结构与异常高压形成机理

VERTICAL PRESSURE STRUCTURE AND GENETIC MECHANISM OF OVERPRESSURE IN KUQA DEPRESSION, THE TARIM BASIN

作     者:柳广弟 王雅星 Liu Guangdi;Wang Yaxing

作者机构:中国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出 版 物:《天然气工业》 (Natural Gas Industry)

年 卷 期:2006年第26卷第9期

页      面:29-3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1803[工学-地质工程]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基  金:国家"973"项目<高效天然气藏形成分布与凝析 低效气藏经济开发的基础研究>(编号:2001CB209103)的部分成果 

主  题:塔里木盆地 库车坳陷 异常高压 盖层 构造挤压 排烃 

摘      要:库车坳陷异常压力十分发育,根据实测地层压力数据和声波时差曲线的变化特征,把该坳陷纵向压力结构划分为5个具有不同特征的压力带:正常压力带、第一压力过渡带、第一超压带、第二压力过渡带和第二超压带。各压力过渡带压力梯度明显超过静水压力带和超压带,具有高声波时差的特征,在地质上基本都是区域性盖层;在超压带中,气藏的剩余压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对坳陷内主要圈闭实测剩余压力与盖层厚度、构造挤压强度、烃源岩排烃强度、埋藏深度的变化(埋藏和剥蚀)等地质因素相关性统计分析表明,构造挤压和流体充注是目前库车坳陷异常高压形成的主要因素,而膏盐盖层的厚度对超压的保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