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煤矿冲击地压灾害防控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收藏

煤矿冲击地压灾害防控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Research status and prospect of coal bump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作     者:李宏艳 莫云龙 孙中学 李磊 LI Hongyan;MO Yunlong;SUN Zhongxue;LI Lei

作者机构: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矿山安全技术研究分院北京100013 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100013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辽宁阜新123000 

出 版 物:《煤炭科学技术》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19年第47卷第1期

页      面:62-6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1901[工学-采矿工程] 0819[工学-矿业工程] 08[工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51674143 5187417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1704159) 

主  题:冲击地压 致灾机理 监测预警技术 复合动力灾害 深部开采 

摘      要:基于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矿井的最新数据,从冲击地压致灾机理、监测预警和防治技术3个方面归纳了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灾害防控领域研究现状。综述了冲击地压发生机理、致灾机理,并从煤岩介质属性、环境应力以及赋存结构3个方面探讨了冲击地压防控机理的研究现状。冲击地压监测预警平台及设备较多,阐述了在现场应用较为广泛的自震式微震监测系统、应力在线监测系统、震动场-应力场联合监测预警系统、全频广域震动监测系统、电磁辐射监测仪、电荷监测系统等6种系统的应用现状。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浅部冲击地压灾害防控技术体系,重点阐述了主动支护防控冲击地压技术与装备的发展现状。最后对我国冲击地压防控研究提出了以下认识:灾变破坏的多尺度效应以及多尺度转变机制是揭示冲击地压发生机理新的突破口;从煤岩属性、环境应力以及煤岩结构控制3个方面着手,结合高效率、智能化防控装备是冲击地压防控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煤岩动力灾害的一体化防控是深部开采的必然要求。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