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大枣缓解甘遂毒性部位致炎作用的效应 收藏

大枣缓解甘遂毒性部位致炎作用的效应

Effects of bioactive extracts from Fructus Jujubae in attenuating the inflammation induced by Radix Kansui

作     者:罗丹 王友群 郭盛 沈祥春 段金廒 LUO Dan;WANG You-qun;GUO Sheng;SHEN Xiang-chun;DUAN Ji-nao

作者机构: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研究室南京210009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6 

出 版 物:《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09年第40卷第3期

页      面:238-24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672678)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对象项目(2006年度) 

主  题:甘遂 大枣 抗炎 减毒 

摘      要:目的:对大枣各分离部位拮抗甘遂致炎毒性的效应进行评价,初步确定大枣中具有解毒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脾淋巴细胞和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分别以MTT法分析脾淋巴细胞增殖和Griess法分析大鼠腹腔巨噬细胞NO释放情况。首先观察甘遂各提取部位对脾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影响,以确定毒性部位;再以确定的甘遂毒性部位评价大枣不同提取部位对该毒性部位的拮抗作用。在整体动物水平上,采用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大枣有效部位对甘遂提取物致小鼠胃肠急性损伤的影响。结果:甘遂致炎的毒性以RK-3(二萜)部位最为明显;大枣提取部位B(小分子糖和氨基酸)、D(黄酮苷)、E(三萜)对甘遂毒性部位RK-3的致炎毒性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大枣有效部位对甘遂提取物致小鼠胃肠急性损伤有保护作用。结论:以细胞模型对甘遂致炎的毒性部位进行分析,进而确定了大枣拮抗甘遂致炎毒性部位的活性部位,为进一步进行大枣的减毒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