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鼠正畸牙移动中废用性萎缩牙周膜与牙槽骨改建关系的研究 收藏

鼠正畸牙移动中废用性萎缩牙周膜与牙槽骨改建关系的研究

Bone Remodeling Related to Hypofunctional Periodontal State in Experimental Tooth Movement.

作     者:齐娟 毛靖 杨平 QI Juan;Mao Jing;Yang Ping

作者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口腔医学中心湖北武汉430030 

出 版 物:《口腔医学研究》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Research)

年 卷 期:2005年第21卷第3期

页      面:270-272页

学科分类:1003[医学-口腔医学] 100302[医学-口腔临床医学] 10[医学] 

主  题:骨改建 牙周膜 废用性萎缩 正畸牙移动 

摘      要:目的:探讨大鼠磨牙牙周膜废用性萎缩功能状态对正畸牙槽骨改建的影响。方法:选择30只5周龄体重(250g±20g)的SD大鼠,随机分为牙周膜废用性萎缩组(15只)和正常对照组(15只)。通过拔除实验组大鼠右下颌所有磨牙使右上颌第一磨牙丧失咬合接触,3周后形成牙周膜废用性萎缩动物模型。在两组大鼠上颌切牙和第一磨牙间放置5mm镍钛螺簧,初始力值50g,近中移动磨牙。分别于加力后0、3、7、14d处死动物,通过组织学方法对第一磨牙压力侧牙槽骨破骨细胞进行染色并记数;并对14d组拍摄X光片测定牙齿移动距离。结果:牙周膜废用性萎缩组牙齿移动距离(0.611mm±0.142mm)小于正常对照组(0.679mm±.090mm),差异无显著性(P0.05);萎缩组大鼠压力侧破骨细胞数在实验全过程中(除0d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正畸治疗中,无咬合接触的牙周膜废用性萎缩牙较正常咬合接触牙对矫治力反应差,骨改建率低,易发生玻璃样变和潜掘性骨吸收,延缓牙移动,因此对无咬合接触牙的临床治疗中应采用轻力。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