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小地老虎变态期间马氏管超微结构与酯酶活性的变化 收藏

小地老虎变态期间马氏管超微结构与酯酶活性的变化

CHANGES OF ULTRASTRUCTURE AND ACTIVITIES OF ESTERASES OF BLACK CUTWORM MALPIGHIAN TUBULES DURING METAMORPHOSIS

作     者:陈长琨 王荫长 朱荣生 尤子平 

作者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南京210014 南京农业大学电镜室 

出 版 物:《昆虫学报》 (Acta Entom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1991年第34卷第3期

页      面:284-28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090402[农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主  题:小地老虎 变态 马氏管 超微结构 

摘      要:本实验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幼虫在变态期间马氏管超微结构的变化及成虫马氏管的重组过程,同时还研究了变态期马氏管酯酶的活性。结果表明:(1)变态期间马氏管外形完整,除至预蛹期隐肾复合体解体外,其余无明显变化。(2)变态期间管壁细胞变化显著。幼虫6龄末期马氏管细胞结构开始变化,主要特点为:细胞质电子密度高,充满了核糖体颗粒,微绒毛萎缩,线粒体从萎缩的微绒毛中退出进入细胞质,基膜内褶破坏。进入预蛹期幼虫马氏管细胞解体:基膜内褶、顶端微绒毛、线粒体及细胞质内的其它细胞器消失,并形成自体吞噬泡,细胞质内仅存细胞核及各种类型的液泡。但是在变态期间因底膜始终存在,故马氏管外形不变;至蛹后期,成虫马氏管细胞在原位重组,基膜内褶由浅变深,微绒毛由短变长,线粒体内嵴从无到有。(3)变态过程中羧酸酯酶和酸性磷酸酯酶的活性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以六龄幼虫最强,预蛹期次之,蛹期最低。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