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和固碳速率变化
Variation of forest vegetation carbon storage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rate in Liaoning Province,Northeast China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沈阳110866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2
出 版 物:《应用生态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年 卷 期:2014年第25卷第5期
页 面:1259-126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基 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20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0CB950603) 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271118 41171371)资助
主 题:辽宁省 碳收支模型CBM-CFS3 森林植被碳储量 固碳速率 森林植被碳密度
摘 要:利用CBM-CFS3模型,结合森林资源相关数据,研究辽宁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和固碳速率;并基于是否造林的两种假设情境,预测了未来辽宁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和固碳速率的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5年辽宁省森林植被碳储量为133.94 Tg,碳密度为25.08 t·hm-2,其中,栎类的碳储量最大,刺槐碳储量最小;落叶松和阔叶林碳密度较大,油松、栎类和刺槐碳密度基本相当.全省森林植被碳密度呈东高西低的分布规律,辽东地区由于森林多为成熟林和过熟林,未来植被碳密度增加潜力不大,辽宁南部和北部的中幼龄林未来将成为植被碳密度增长的高值区.在假设未来不造林的情景下,辽宁省森林植被碳储量上升缓慢,固碳速率下降较快;在无林地造林情景下,全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固碳速率将明显提高.说明造林在增加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提高森林的固碳速率中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