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inB0tryosphaeriaceae:identification,phylogenyandmolecularecology
Advances in Botryosphaeriaceae : identification, phylogeny and molecular ecology作者机构: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
出 版 物:《生态学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1年第31卷第11期
页 面:3197-320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090401[农学-植物病理学] 090402[农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主 题:葡萄座腔菌科 分子生态学 系统发育关系 遗传多样性 分子标记
摘 要:葡萄座腔菌科(Botryosphaeriaceae)真菌是农业和林业上重要的病原菌、内生真菌或潜在的致病菌,主要引起树木溃疡病。这类真菌种类繁多,寄主范围广,广泛分布于全球,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葡萄座腔菌科的分子生态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介绍了葡萄座腔菌科真菌物种鉴定及其研究方法方面的发展,并列出了2006年以来发现的6个新属和38个新种;概述了该科各个种、属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以及科内区分的18个群。在真菌种群遗传结构及其与寄主关系方面,已有研究表明葡萄座腔菌科真菌大体可分为寄主专化型和广谱寄生型两种类型,并已经揭示了无性型为Diplodia,Lasiodiplodia和Dothiorella等部分种群的遗传结构及它们与寄主之间的联系。在种内遗传多样性和基因流动研究方面,展示了利用ISSR、SSR等分子标记方法取得的一些重要结果,有些种群(如Lasiodiplodia theobromae)没有寄主专化性,它们在不同寄主间表现出很强的基因流动,但在不同区域内的基因交流却很有限。讨论了该科分子生态学研究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