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流动人口的空间流变:社会地理学视角 收藏

流动人口的空间流变:社会地理学视角

Spatial Reproduc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A Social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作     者:姚华松 Yao Huasong

作者机构: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 

出 版 物:《广州公共管理评论》 

年 卷 期:2015年第2期

页      面:201-220,343,344页

学科分类:030603[法学-治安学] 03[法学] 08[工学] 0838[工学-公安技术] 0306[法学-公安学] 

基  金:本文受以下项目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1132)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S2013010014780)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1YSH03) 广州市“羊城学者”科研项目(12A023D) 

主  题:流动人口 社会空间 空间流变 生产关系 

摘      要:流动人口社会空间是原有城市空间底质上经过流动人口的各种实践活动而人格化的空间,是一种流变的空间。首先,将流动人口空间流变的各种表征进行归纳,大体有实体空间、行为空间和感应空间三种,具体表现为差异化的空间、隔离的空间、福特制和“类信息社会语境并存下的空间、压缩的空间、弹性的空间、流动的空间、犯罪的空间、压制的空间、再现的空间。其次,借鉴事件史分析法对流动人口空间建构过程开展分析,总体上流动人口社会空间流变表现为边缘化的空间,这既是自身种种属性特征经过社会化建构过程后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制度歧视、城市政府新自由主义倾向、对城市空间的激烈竞争、企业追逐利润、本地人排挤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流动人口空间流变的过程也是原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最后,面对来自各方的空间压力,流动人口不断进行空间适应性策略调整,不断发展和演化自己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