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审美趣味与文化传统影响 收藏

审美趣味与文化传统影响

作     者:蒋济永 

作者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博士生100875 

出 版 物:《社会科学辑刊》 (Social Science Journal)

年 卷 期:1996年第5期

页      面:127-13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哲学-哲学] 010106[哲学-美学] 

主  题:审美趣味 文化传统 语言符号 价值取向 原型意象 思维习惯 集体无意识 当代美学 主观感受 审美形式 

摘      要:在西方,从柏拉图到康德、桑塔耶那诸美学家,谈论审美趣味都联系到快感,而快感又有其主观感受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因而审美趣味问题基本上属于主观性方面,西方流行的“趣味无争辩论就是以上论者观点的集中反映。当然,象休谟、康德等大家都曾探讨过审美趣味的客观性、共通性,但最终还是将其与先验人性的一致性联系在一起,体现的仍是主观论本质特征。在中国,虽没有明确主张审美趣味就是个体的主观感受、兴趣,但从春秋时代晏婴提出的“声亦如味说,到后来锺嵘的“滋味说、苏轼的“情趣说、严羽的“兴趣说、李贽的“童心说,王渔洋的“神韵说、袁枚的“性灵说等,无不烙印着主观论色彩。当代美学尽管力避主观性的偏颇。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