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电子束CT在主动脉夹层样搏动伪影上的诊断价值 收藏

电子束CT在主动脉夹层样搏动伪影上的诊断价值

Value of the EBCT in Diagnosis of Motion Artifact Simulating Aortic Dissection

作     者:刘甫庚 陈起航 周诚 姚玉清 潘纪戍 

作者机构:卫生部北京医院放射科北京100730 

出 版 物:《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02年第18卷第8期

页      面:776-77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100207[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08[工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0106[医学-放射医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主  题:诊断 主动脉夹层 螺旋CT 电子束CT 血管造影 

摘      要:目的 评价电子束CT在主动脉夹层样搏动伪影上的诊断价值。方法 118例病人于同时或 1个月内分别进行了胸部螺旋CT和电子束CT扫描 ;其中男 87例 ,女 3 1例 ;年龄在 2 2~ 92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5 6.5岁。所有病例均在临床和影像上排除了主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分别统计主动脉搏动伪影检出率及其形态、大小、密度、部位和主动脉搏动伪影在轴位CT图像上累及的层面数并加以对比分析。结果 主动脉搏动伪影在螺旋CT图像上检出 42 / 118例 ,检出率为 3 5 .5 % ;而在电子束CT图像上仅检出 6/ 118例 ,检出率只有 5 .0 % ,二者具有显著差异 (χ2 =3 2 .2 4,P 0 .0 0 5 )。主动脉搏动伪影的大小在前者为 3 .0~ 11.0mm (平均为 4.8± 2 .0mm ) ,而在后者为 2 .0~ 5 .0mm (平均为 2 .8± 0 .7mm ) ,两者差数显著性近似检验具有显著差异 ;在轴位螺旋CT图像上累及的层面数为 1~ 6层 (平均为 3 .44± 1.42层 ) ,而在电子束CT图像上累及的层面数仅为 1~ 2层 (平均为 1.3 5± 0 .3 3层 ) ,二者差数显著性近似检验具有显著差异。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