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CAST客观分类的华北平原干热风区划研究 收藏

基于CAST客观分类的华北平原干热风区划研究

Regionalization Study on Dry-hot Windy Days in North China Plain Using CAST Model

作     者:邬定荣 刘建栋 刘玲 姜朝阳 WU Dingrong;LIU Jiandong;LIU Ling;JIANG Chaoyang

作者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出 版 物:《科技导报》 (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

年 卷 期:2012年第30卷第19期

页      面:19-23页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基  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32B0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2009Z002) 

主  题:干热风 统计检验聚类 华北平原 高温低湿型 雨后青枯型 

摘      要:干热风是影响华北平原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重大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本文利用华北平原48个站点1961—2008年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近50年来各站点的干热风(高温低湿型/雨后青枯型)日数。在此基础上,运用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分区区划方法,即统计检验聚类方法(CAST),对高温低湿型和雨后青枯型2种类型的干热风日数构成的要素场分别进行了分区。结果表明:从地理空间而言,高温低湿型和雨后青枯型干热风日数总体上都呈现中部高南北低的趋势;从时间发生特征而言,除南部个别区域有增加趋势外,高温低湿型干热风日数呈明显的递减趋势,雨后青枯型干热风日数虽然总体也呈下降趋势,但局部呈上升趋势的站点数量多于高温低湿型。CAST分区结果表明,高温低湿型干热风可分为5个区,雨后青枯型干热风可分为4个区。这些分区均合理地反映了以荷载中心为代表的干热风日数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比传统按等值线分区的方法更具优势。干热风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利用CAST进行的分区为进一步建立干热风监测预警模式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应用基础,并可为当地农业生产决策提供一定的实际指导。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