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考虑地震持时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损伤性能指标研究 收藏

考虑地震持时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损伤性能指标研究

Study on performance index of RC members considering effect of seismic duration

作     者:刘哲锋 王玉奎 曹智雄 陈玉平 LIU Zhefeng;WANG Yukui;CAO Zhixiong;CHEN Yuping

作者机构: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长沙理工大学桥梁工程安全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04 

出 版 物:《建筑结构学报》 (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年 卷 期:2018年第39卷第12期

页      面:168-17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工学] 081402[工学-结构工程] 081304[工学-建筑技术科学] 0813[工学-建筑学] 0814[工学-土木工程] 

基  金:湖南省重点学科(土木工程)创新性项目(17ZDXK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08022) 

主  题:钢筋混凝土构件 变幅加载 刚度衰减 损伤量化 性能指标 

摘      要:基于9个RC构件在不同变幅历程下的往复加载试验,研究根据刚度损伤指数对不同变幅历程下的损伤过程给出性能划分标准的可能性,并探讨地震持时、峰值位移、配筋量对RC构件损伤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刚度损伤指数能够对不同变幅历程下的损伤过程给出统一的性能划分标准,提出了对应于5个性能状态(无损、轻度损伤、中度损伤、重度损伤和破坏)的刚度损伤指数区间,并采用PEER数据库中的9个矩形受弯破坏试件对该标准进行了验证;通过将刚度损伤指数与峰值变形指标、Park-Ang损伤指数进行对比,发现刚度损伤指数与峰值变形指标在界定RC构件的轻度损伤时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刚度损伤指数与Park-Ang损伤指数在界定RC构件的中、重度损伤时,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基于算例分析,讨论了刚度损伤指数与配箍率、强震持时、延性系数的相互关系。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