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两种形态玻璃纤维根管桩修复残冠的2年随访 收藏

两种形态玻璃纤维根管桩修复残冠的2年随访

A 2-year follow-up of endodontically treated teeth restored with either tapered or parallel-sided glass-fiber posts

作     者:周新文 刘希云 赵晶 

作者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口腔科北京市100038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北京市100029 

出 版 物:《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年 卷 期:2013年第17卷第12期

页      面:2164-2171页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08[工学] 0836[工学-生物工程] 

主  题: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口腔材料 玻璃纤维根管桩 桩核冠修复 残冠 桩核重建 金属烤瓷冠 全瓷冠 生物材料图片文章 

摘      要:背景:临床上多采用平行或锥形玻璃纤维根管桩修复根管治疗后的残根残冠,但两种形态根管桩的临床效果还有待证实。目的:评价残冠修复时使用平行及锥形玻璃纤维根管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残冠患者121例,共156颗患牙,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掷硬币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平行玻璃纤维根管桩与锥形玻璃纤维根管桩重建桩核,然后以全瓷或金属烤瓷冠修复。术后每半年复查1次,分别对修复体的稳固性、边缘密合性、牙周组织情况、咬合功能等方面进行临床评价,观察期为2年。结果与结论:121例患者均完成2年的随访观察。平行玻璃纤维根管桩组根管桩自牙颈部折断1例,治疗成功率为98.7%;锥形玻璃纤维根管桩组根管桩折断1例,根管桩连同全冠完整脱落1例,经重新粘接后行使功能良好,治疗成功率为97.5%;两组间治疗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两种形态的玻璃纤维根管桩均可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但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