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汶川M_s8级地震形成的擦痕形迹及其意义探讨 收藏

汶川M_s8级地震形成的擦痕形迹及其意义探讨

The striations character of M_s 8.0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its application research

作     者:张军龙 

作者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 

出 版 物:《地学前缘》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年 卷 期:2009年第16卷第3期

页      面:294-30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4[理学-构造地质学] 070801[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0708[理学-地球物理学]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8C13425701) 中国地震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02076902-07)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学联合基金课题"华北克拉通东北部地震构造动力环境研究" 

主  题:汶川 Ms8级地震 擦痕 分段 

摘      要: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北京时间)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发生里氏8.0级地震。北川—映秀断裂是汶川Ms8级地震的发震断裂之一,以逆(右行)走滑活动为主,延伸长约220km,活动强度大于其他两条断裂。主震在北川—映秀地表破裂带局部地点形成清晰的擦痕,它的位置和规模可能是深部破裂滑动量峰值在地表的响应。根据断层擦痕反映的应力场及位移与破裂长度关系等特征,将北川—映秀破裂带分为虹口段、北川段、南坝段。虹口段长度约22~45km,同震位移量约4.5m,σ1呈NWW—NW向,至少经历了三期活动,第三期逆冲活动强度最大,改造前两期逆(右行)走滑活动,它们的形成可能均与本次主震相关;北川段长约90~100km,同震位移量约3.5m,σ1呈NWW向近水平,活动强度弱于虹口第三期;南坝段长约35~50km,同震位移量约2.5m,以NWW向近水平挤压为特征,σ1方位角与中、南段相差约180°,活动强度与南段前两期相近。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