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体外反搏技术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作用 收藏

体外反搏技术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作用

Clinical effects of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作     者:梅麒 谢伟坚 张业昆 莫秀英 陈明濠 蔡玉屏 MEI Qi;XIE Wei-jian;ZHANG Ye-kun;MO Xiu-ying;CHEN Ming-hao;CAI Yu-ping

作者机构: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神经内科广东广州511400 

出 版 物:《海南医学》 (Hainan Medical Journal)

年 卷 期:2018年第29卷第20期

页      面:2827-2830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4[医学-神经病学] 10[医学] 

基  金: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7-Z04-24) 

主  题:急性脑梗死 缺血性卒中 体外反搏 局部脑血流 疗效 

摘      要:目的观察体外反搏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2017年1~12月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抗血小板、稳定斑块、调控血压、血糖等相关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体外反搏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残障水平评定量表(mRS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梗死区及相对称区域的局部脑血流(rCBF)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11.26±2.16)分vs (11.32±2.11)分]和mRS评分[(3.92±0.74)分vs (3.80±0.68)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4.67±1.25)分vs (6.88±1.05)分]和m RS评分[(2.23±0.81)分vs (3.00±0.82)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梗死区r CBF值分别为(26.03±2.25) m L/(100 g·min)和(24.16±2.40) m L/(100 g·min),较治疗前均有所增加,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加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健侧的rCBF值分别为[(51.30±4.35) mL/(100 g·min)和(52.72±8.62) mL/(100 g·min)],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和治疗后组间健侧rCBF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助体外反搏治疗能够进一步加强脑梗死患者梗死区域的脑血流灌注,改善患者预后。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