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DNA指纹技术在污染土壤生态毒理诊断中的应用 收藏

DNA指纹技术在污染土壤生态毒理诊断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DNA fingerprint in eco-toxicological diagnosis of contaminated soil.

作     者:齐雪梅 李培军 刘宛 张海荣 许华夏 韩春梅 QI Xuemei;LI Peijun;LIU Wan;ZHANG Hairong;XU Huaxia;HAN Chunmei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东北大学理学院沈阳110006 

出 版 物:《生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年 卷 期:2005年第24卷第11期

页      面:1351-135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82803[工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120405[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337010 2037704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2004CB418506) 

主  题:生物标记物 DNA指纹技术 RAPD SSCP AFLP 污染土壤 

摘      要:生物标记物能在细胞或分子水平上指示暴露-效应关系,是进行污染土壤生态毒理诊断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以聚合酶链式反应为基础的、在分子水平上检测污染物质导致的生物体DNA损伤的DNA指纹技术。DNA指纹技术的主要类型有: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AP-PCR)、差异显示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DDRT)、短DNA重复序列(SSR)及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这些技术与检测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损伤为主的一系列经典研究方法如彗星分析、微核实验等相比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等优点。本文着重介绍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3种重要的DNA指纹技术在污染土壤诊断中的应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