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锥栗炭疽病的研究 Ⅰ.病原的确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收藏

锥栗炭疽病的研究 Ⅰ.病原的确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A Study on Castanea henryi AnthracnoseⅠ.A Study on the Pathogen and Biology Feature

作     者:.吴建勤 张思禄 

作者机构:永安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福建永安366000 沙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福建沙县365500 

出 版 物:《福建林学院学报》 (Journal of Fujian College of Forestry)

年 卷 期:2003年第23卷第2期

页      面:132-135页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090401[农学-植物病理学] 090402[农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基  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96030) 

主  题:锥栗 炭疽病 病原 围小丛壳菌 生物学特性 

摘      要:通过分离培养,人工接种和病原鉴定,证实锥栗炭疽病是由围小丛壳菌[Glomerellacingulata(Stonem.)***]侵染所致,其无性世代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病原菌菌落在PDA加锥栗叶煎汁培养基上生长较好.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值为***3~11均能产生分生孢子,pH8.5时产生分生孢子的能力最强.在自由水条件下分生孢子才有较高的萌发率(39.2%).分生孢子萌发pH值范围为2~10,最佳为6.5;锥栗叶煎汁培养基对孢子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