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梁切除术结膜瓣缝合方式对早期泪膜功能影响
Effect of different suture conjunctiva flap on early tear film function after trabeculectomy作者机构:江苏省徐州市眼病防治研究所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眼科徐州221002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厦门361000
出 版 物:《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Ophthalmology)
年 卷 期:2017年第35卷第11期
页 面:1063-1067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2[医学-眼科学] 10[医学]
摘 要:目的对比观察暴露线头和包埋线头结膜缝合方式,对小梁切除手术后早期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4年10月,在徐州市眼病防治研究所,行以穹窿部为基底结膜瓣小梁切除术治疗的青光眼患者100例(136只眼),随机分A、B两组。A组:暴露线头结膜缝线50例67只眼;B组:包埋线头结膜缝线50例69只眼。询问眼部症状,检查结膜充血和分泌物情况,检测术前、术后1d、1周、2周和术后1个月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试验)、角结膜荧光素染色等相关泪膜功能。结果两组间异物感术后1d、1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间干涩灼热感术后1d、1周及2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间畏光感术后1d、1周及2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间结膜充血术后1周、2周及1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分泌物术后1d、1周及1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BUT术后1d、1周、2周及1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Schirmer I试验术后1d及1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角膜荧光素钠染色术后1d、1周及2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穹窿部为基底结膜瓣缝合中暴露线头和包埋线头的缝合方式对早期泪膜功能影响存在差异,包埋线头的缝合方式对早期泪膜功能影响相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