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2013年四川芦山Ms7.0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及其构造意义 收藏

2013年四川芦山Ms7.0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及其构造意义

Source rupture process of Lushan Ms7.0 earthquake, Sichuan, China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

作     者:赵翠萍 周连庆 陈章立 

作者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 中国地震局北京100036 

出 版 物:《科学通报》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年 卷 期:2013年第58卷第28期

页      面:1894-190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801[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07[理学] 0708[理学-地球物理学] 

基  金: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1IES0101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4033) 

主  题:芦山地震 汶川地震 震源破裂过程 余震活动 

摘      要:利用全球台网中均匀分布的远场台站记录的40个长周期P波波形数据,研究了2013年4月20日芦山7.0级地震破裂的过程及特征.结果表明,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震源破裂特征存在显著差异,芦山地震是一次相对简单的断层破裂过程,地震矩主要由前13s的破裂所释放,共释放标量地震矩1.9×1019Nm,矩震级Mw=6.8.破裂自起始破裂点向地表快速发展,呈现双侧破裂特征.破裂尺度相对较小,破裂产生的大滑动量区域集中在起始破裂点之上40km×30km的区域,最大滑动量达1.8m.芦山地震震中附近的地表没有显著滑动量分布,仅在其西南、北东方向约20km处分别出现不超过40cm的位移,其滑动方向分别沿西南和北东方向.芦山地震破裂在震中北东方向小于20km处停止扩展,而其余震也在同一位置处停止活动,表明自芦山地震震中往北东方向的介质性质或者地下结构发生了强烈的变化,破裂扩展受到阻止,该空段内发生强震的危险性值得关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