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湾水体结构的潮周期变化
Intratidal variation of the water column in Quanzhou Bay作者机构: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上海市高校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出 版 物:《台湾海峡》 (Journal of Oceanography In Taiwan Strait)
年 卷 期:2009年第28卷第3期
页 面:316-320页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7[理学-海洋科学] 070701[理学-物理海洋学]
基 金: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KLOCAW0804) 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获得者科研启动资金资助项目(AJ0809CX-033)
摘 要:泉州湾6个站点的观测数据显示:内湾涨潮流历时由底层向表层逐渐变短,而落潮流历时则逐渐变长;同时,各个站点实测的盐度水深结构也具有明显的潮周期变化特征,这可能与局地水体的层化和混合机制的交替变化密切相关.进一步定量分析s2站位上影响水体结构变化的四种机制发现:外湾的河口环流作用与潮汐张力、风混合以及潮汐混合作用相比要小一个量级.在一般天气条件下的大潮周期,潮汐混合与潮汐张力相互竞争是导致水体结构交替变化的根本原因;小潮周期由于潮流混合作用减弱,水体层化现象得以持续较长时间,风的搅动在特定时刻可以起到削弱层化结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