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互联互通与外交关系——一项基于生态制度理论的中国外交研究 收藏

互联互通与外交关系——一项基于生态制度理论的中国外交研究

Interconnection and Diplomatic Relations:A Study of China's Diplomacy Based on Eco-Institutionalism Theory

作     者:赵可金 翟大宇 Zhao Kejin;Zhai Dayu

作者机构: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 

出 版 物:《世界经济与政治》 (World Economics and Politics)

年 卷 期:2018年第9期

页      面:88-108,158,15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30207[法学-国际关系] 03[法学] 0302[法学-政治学] 

主  题:互联互通 外交关系 生态制度理论 东南亚 

摘      要:近年来,互联互通成为中国外交的热词。互联互通的外交实践涉及人与地理空间的关系问题,是国家间交往超越地理空间的约束实现跨国交往自由化和便利化的表现。现有的地缘政治理论、区域一体化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都未能对互联互通外交提出合理的解释。作者提出生态制度主义理论的分析框架,引入生态系统作为新的变量,考察由其带来的中国推动互联互通外交的动力和由其决定的制度供给多样性的特征。生态制度主义承认制度的重要意义,但更强调在不改变现有制度框架的情况下,通过推动国家间的互联互通,实现国家关系与生态体系的动态平衡。通过对东南亚地区进行案例研究,作者认为在东南亚制度供给过剩的背景下,中国的周边命运共同体外交尊重区域内的现有制度,通过推动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多方面互联互通,不断调整中国崛起与周边国家的生态平衡,积累相互信任和社会资本,最终致力于构建命运共同体。未来,中国互联互通的外交模式将有助于中国克服崛起困境,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局面。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