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力资料的南海及邻区磁性基底和居里面深度特征研究
The magnetic basement and Curie surface depth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adjacent areas derived from magnetic data作者机构:长安大学重磁方法技术研究所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54 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100027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710065
出 版 物:《地球物理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年 卷 期:2018年第61卷第10期
页 面:4269-428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1801[工学-矿产普查与勘探] 081802[工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07[理学] 08[工学] 0708[理学-地球物理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洋深水区油气勘探关键技术”(2008ZX05025) 中海油研究总院科技项目“重磁震联合研究南海新生代盆地分布与构造区划”以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310826163301)联合资助
摘 要:磁性基底和居里面是研究地壳和岩石圈的地质构造和热演化过程的两个重要磁性界面.为了研究南海及邻区磁性基底和居里面所反映的深部构造及其热活动的地质效应,本文在对磁异常进行化极处理的基础上,采用最小曲率位场分离方法,获得了磁性基底和居里面引起的化极磁异常,利用双界面模型快速反演方法,反演了南海及邻区的磁性基底和居里面深度,研究了磁性基底、居里面深度及其分布特征,讨论了磁性基底、居里面与新生界深度之间相关性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研究表明,磁性基底深度5~20km,洋盆南北两侧磁性基底走向分别以NE、NEE向为主,中南半岛周缘磁性基底呈NW、NNW走向.居里面深度15~32km,宏观表现为洋壳浅、周缘深及周缘北浅南深的特征,洋盆地区居里面深度呈现西南浅、东部深,洋壳与陆壳接触带在居里面深度上表现为梯级带特征.新生界深度与磁性基底深度相关性(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pth of magnetic basement and Cenozoic,CDMBC)多以不规则形状分布,在盆地的沉积中心呈现正相关;新生界深度与居里面深度相关性(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pth of Curie surface and Cenozoic,CDCSC)多呈NE、NEE向带状正相关分布,走向与盆地走向一致;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万安盆地南部和曾母盆地CDMBC呈正相关、CDCSC呈负相关,莺歌海相关性特征推测为:居里面随岩石圈变形隆起而抬升,磁性基底张裂下沉,发生大规模沉降引起;琼东南盆地相关性特征推测为:居里面随岩石圈变形下坳而下降,沉积中心与磁性基底下沉方向一致;万安盆地和曾母盆地相关性特征推测为:深部流体沿南海西缘断裂直接进入地壳,引起该处居里面深度变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