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条件下中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效率——基于优化的超效率SBM-Malmquist-Tobit模型
Ecological efficiency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of China under hard constraints based on an optimal super efficiency SBM-Malmquist-Tobit model作者机构: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辽宁大学亚澳商学院辽宁沈阳110136
出 版 物:《中国环境科学》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 卷 期:2018年第38卷第9期
页 面:3584-359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001[工学-环境科学]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8[工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7BTJ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772113 712720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18YJC910013) 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LN2016YB026) 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L17BTJ003 L16BTJ001)
主 题:循环经济 生态效率 优化的超效率SBM模型 Malmquist指数 影响因素
摘 要:以中国30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年度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重点将生态资源存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浪费两项指标纳入新的生态效率评价体系,运用优化的引入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生态效率,再运用Malmquist指数考察全要素生产率(TFP)与生态效率的动态变动关系,最后运用Tobit回归分析探索生态效率主要影响因素的方向、强度和变化趋势,以此度量和展现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结果显示:生态效率呈现由东到西、由沿海到内陆逐渐收敛的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西部内陆地区间,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阶梯式区域失衡;生态效率的集群效应明显,辐射效应不足,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省份间,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同样参差不齐;经济发展引发的生态赤字问题逐步缓解,但在短时间内经济和生态的矛盾依旧存在,西北地区尤为突显;第三产业比重、技术进步、市场开放对生态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且趋于强化;政府规制、人口密度对生态效率的提升也具有积极作用但趋于减弱;第二产业比重、能源结构对生态效率的改善存在负面影响亦趋于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