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采煤沉陷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有机质和质地的空间变异性 收藏

采煤沉陷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有机质和质地的空间变异性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Moisture,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Soil Texture in Coal Mining Subsidence Area as Affected by Land Use

作     者:孟红旗 熊仁鹏 王崇 高彩玲 MENG Hongqi;XIONG Renpeng;WANG Chong;GAO Cailing

作者机构: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焦作454010 

出 版 物:《土壤学报》 (Acta Ped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8年第55卷第4期

页      面:911-92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2802[工学-农业水土工程] 090707[农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0907[农学-林学]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815[工学-水利工程] 0901[农学-作物学] 090301[农学-土壤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2216)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6A210049) 河南省高校矿山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课题(KF2014-05)资助~~ 

主  题:采煤沉陷 土地利用类型 坡位 土壤剖面 土壤质地 土地复垦 

摘      要:探索采煤沉陷区坡面微地形上土壤水分、养分和颗粒迁移转化的作用机理,为促进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以焦作九里山矿典型平原型采煤沉陷坑内的耕地和林地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土壤含水率、有机质含量和质地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耕地和林地)、沉陷坡位(中心、坡底、坡中、坡顶和对照)和剖面深度(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40~50 cm)上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耕地土壤含水率和黏粒含量较林地显著降低(p0.05),而砂粒含量则显著增加(p0.01)。坡中或坡底处的土壤含水率、有机质和粉粒含量最小,而砂粒和黏粒含量则最大,成为整个沉陷坡面上的极值点。在剖面深度上,土壤含水率、有机质、砂粒含量表现为显著的表层聚集,黏粒含量则为显著深层聚集的特点。通过对土壤含水率、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质地在沉陷区坡面微地形空间变异作用机理的分析,建议平原型采煤沉陷区的土地复垦方向应以耕地为主、林地为辅的基本原则,在坡中到坡底的等高段复垦为林灌地,能起到对沉陷区土壤水分与养分流失控制和生态环境效益改善的关键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