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白消安、环磷酰胺、足叶乙甙预处理在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 收藏

白消安、环磷酰胺、足叶乙甙预处理在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Busulfan, cyclophosphamide and etoposide as conditioning for 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multiple myeioma

作     者:张春阳 傅卫军 奚昊 周莉莉 姜华 杜鹃 樊建玲 李荣 金丽娜 曾添美 侯健 

作者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血液科、全军骨髓瘤与淋巴瘤疾病中心上海200003 

出 版 物:《中华血液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

年 卷 期:2013年第34卷第4期

页      面:313-31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主  题:多发性骨髓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预处理 

摘      要:目的评价BCV(白消安+环磷酰胺+足叶乙甙)预处理方案在多发性骨髓瘤(MM)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采用大剂量马法兰对32例MM患者行ASCT预处理(HDM组),中位年龄53.5(30~63)岁;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采用BCV方案(白消安静脉给药、总剂量9.6mg/kg)对38例MM患者行ASCT预处理(BCV组),中位年龄54(35—64)岁。结果两组患者MM分型、Durie—Salmon分期、国际分期体系(ISS)分期及接受一、二、三线以上治疗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CV组与HDM组比较,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10.5(9—15)d对11(9~27)d,P:0.057]和血小板植入时间[11(9—210)d对12(10-45),P=0.1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预处理不良反应相似,无肝静脉阻塞病和移植早期死亡发生。BCV组、HDM组患者ASCT后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3.18%、59.38%)均高于ASCT前(分别为44.74%、37.50%)。BCV组中位随访16(2~27)个月,10例(26.32%)患者出现疾病进展,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1.37%。结论含减低剂量白消安针剂的BCV方案对于MM患者是安全、有效的ASCT预处理方案,其远期疗效尚待长期随访观察。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