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淮河夏季降水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对应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收藏

淮河夏季降水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对应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Decadal Vari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mmer Precipitation along the Huaihe River Valley and SST over the Equatorial Eastern Pacific

作     者:高辉 Gao Hui

作者机构: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 

出 版 物:《应用气象学报》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ical Science)

年 卷 期:2006年第17卷第1期

页      面:1-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601[理学-气象学] 0706[理学-大气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05014) 国家气候中心课题QHBH-YW-2005-7共同资助 

主  题:淮河夏季降水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年代际变化 

摘      要:基于我国台站降水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NOAA的ERSST资料讨论了淮河夏季降水与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对应关系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淮河夏季降水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生了一次明显的突变,在突变之前,其降水呈线性减少趋势,而在其后降水呈线性增加趋势;同时,淮河夏季降水与前期ENSO的对应关系在突变前后有明显的差异,在突变前,降水与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温为显著的负相关,而在突变后,相关值转为弱的正相关。滑动相关结果显示:近20年是整个研究时段中二者对应关系最弱的时期。进一步研究发现:淮河降水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的对应关系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后经历了一个年代际变化,在突变前,淮河夏季降水与副高强度呈正相关,突变后则为负相关。其中淮河8月降水在突变前主要受副高脊线位置和副高北界影响,突变后则主要受副高面积和强度影响。即ENSO对淮河夏季降水预测的参考意义正在减弱,同时副高对降水的作用方式正在转变。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