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自修复混凝土修复效果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收藏

自修复混凝土修复效果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elf-healing Performance of Concrete

作     者:魏玉伟 程培峰 刘满 赵倩倩 WEI Yuwei;CHENG Peifeng;LIU Man;ZHAO Qianqian

作者机构: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黑龙江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50 

出 版 物:《建筑材料学报》 (Journal of Building Materials)

年 卷 期:2018年第21卷第4期

页      面:588-59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工学] 0814[工学-土木工程] 082301[工学-道路与铁道工程] 0823[工学-交通运输工程] 

基  金: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重点科技项目(HLJ2015-10) 

主  题:自修复效果 裂缝宽度 放置方式 环境条件 抗折强度回复率 

摘      要:为探究外界环境条件、裂缝初始宽度大小、玻璃纤维管的放置方式这3种因素对内置玻璃纤维管自修复混凝土修复效果的影响,以长城717为修复胶黏剂,以玻璃纤维管为载体制备自修复混凝土试件进行自修复试验.用修复后试件的抗折强度f1与对照组试件初始抗折强度f的比值η来表征修复效果,分析了3种因素与修复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修复效果随着外界环境条件(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特定的玻璃纤维管放置方式和预压荷载条件下,温度为30℃时的修复效果比-15℃时的修复效果最高提高了13.3%;在一定裂缝宽度范围内,裂缝初始宽度越小,修复效果越好,自修复混凝土能够修复裂缝初始宽度为1.0mm及以下范围内的微裂缝;玻璃纤维管的放置方式为梯形时的修复效果高于放置方式为菱形时的修复效果;当裂缝初始宽度达到约2.0mm时,玻璃纤维管的放置方式对自修复效果起主导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