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致密砂砾岩储层纳米-微米孔隙特征与地质意义 收藏

致密砂砾岩储层纳米-微米孔隙特征与地质意义

Pore Structure of Tight Sandy Conglomerate Reservoir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作     者:任艳滨 Ren Yanbin

作者机构: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海拉尔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内蒙古呼伦贝尔163453 

出 版 物:《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Journal of Petrochemical Universities)

年 卷 期:2018年第31卷第4期

页      面:74-81页

学科分类:0820[工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08[工学] 082002[工学-油气田开发工程] 

基  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重大科技专项(2011E-1202) 

主  题:致密 砂砾岩 储层 孔隙结构 物性 徐家围子 

摘      要:探讨致密砂砾岩储层中纳米-微米孔喉的特征及其与物性、产能的关系,为储层预测提供依据。通过薄片观察、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恒速压汞、物性测试手段对储集空间的类型、孔喉分布、连通性和物性特征开展系统分析。研究表明,致密砂砾岩发育溶蚀孔、黏土矿物晶间孔、原生粒间孔、微裂缝等微孔,长石溶孔和岩屑溶孔对孔隙度的贡献最大,黏土矿物晶间孔次之;孔喉的分布形态呈双峰状,绝大多数孔喉的半径小于1μm,孔隙仅与少数大喉道和微裂缝连通,导致孔喉连通性整体较差,造成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对应关系不佳。综合孔径分类、储层物性、储层产能分析表明,孔径类型对储层物性和产能具有控制作用,孔隙中纳毛细管、微毛细管越发育,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气性、产能越低,反之越高,这从微观上解释了相对高孔隙储层和相对低孔隙储层勘探成效相差较大的原因。探讨了纳毛细管、微毛细管发育的地质条件,建议储层预测应加强沉积相平面预测和成岩相研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