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动态内固定与坚强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疾患的对比研究 收藏

动态内固定与坚强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疾患的对比研究

Comparative study of dynamic fixation with rigid fix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iosis

作     者:张忠民 金大地 陈建庭 ZHANG Zhong-min;JIN Da-di;CHEN Jian-ting

作者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骨科广州510515 

出 版 物:《中华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urgery)

年 卷 期:2008年第46卷第5期

页      面:346-34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医学] 

主  题:动态内固定 坚强内固定 邻近节段退变 

摘      要:目的探讨动态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退变性腰椎疾患(腰椎退变性失稳、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患者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根据入选标准,选取100例,其中男58例,女42例。根据施行的内固定方法分为坚强内固定组50例和动态内固定组50例。坚强内固定组年龄(56±6)岁,动态内固定组年龄(57±9)岁。所有病例在术前均行站立位X线片、CT或MRI检查。观察指标: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内植物有无断裂、椎间融合率、腰骶-骨盆解剖学参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结果(1)坚强内固定组:平均每例患者固定椎体(2.6±0.5)个,6例(12.0%)发生邻近节段退变,2例(4.0%)发生螺丝钉断裂,1例假关节形成(2.0%);腰椎前凸角:平均矫正(14.2±2.2)°;骶骨倾斜角:平均矫正(12.6±4.3)°;骨盆倾斜角:平均矫正(8.3±2.7)°;骨盆入射指数:平均矫正(2.0±0.1)°。(2)动态内固定组:平均每例患者固定椎体(2.5±0.6)个,1例(2.0%)发生邻近节段退变,无螺丝钉断裂及假关节形成者;腰椎前凸角:平均矫正(20.2±3.7)°;骶骨倾斜角:平均矫正(15.8±6.5)°;骨盆倾斜角:平均矫正(4.5±2.2)°;骨盆入射指数:平均矫正(0.9±0.1)°。两种内固定方式在术后前2年均可使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至无痛或轻度疼痛。随着固定时间延长,坚强内固定组下腰痛程度逐渐加重,在术后第3年开始显著重于动态内固定组。结论动态内固定可有效地防止邻近节段退变,预防内植物断裂,重建脊柱的动态稳定。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