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晚第四纪气候变化的沙漠与黄土记录——以光释光年代为基础的直接对比
LATE QUATERNARY CLIMATIC CHANGES IN NORTHERN CHINA——NEW EVIDENCES FROM SAND DUNE AND LOESS RECORDS BASED ON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DATING作者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93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Department of Geography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Oxford Luminescence Research GroupCentre for the EnvironmentUniversity of OxfordUK School of Natural ResourcesIANR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LincolnUSA
出 版 物:《第四纪研究》 (Quaternary Sciences)
年 卷 期:2006年第26卷第6期
页 面:888-89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3[理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070601[理学-气象学] 0706[理学-大气科学]
基 金:美国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ATM-0502489 ATM-0502511) 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批准号:2004CB720506) 英国皇家学会国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联合资助
主 题:中国北方 晚第四纪 全新世 古气候变化 沙漠沙地 黄土
摘 要:中国北方有约200×10^4km^2的面积被黄土、沙漠和荒漠戈壁沉积物覆盖,这些地区堆积物的形成变化与第四纪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关于中国北方沙漠与黄土记录晚第四纪古气候变化的研究不少,但是,由于受到方法和条件等限制,系统的(高密度的)和独立的年代学工作比较薄弱,从而使诸多已经发表的关于沙漠-黄土记录的亚轨道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结论受到质疑。文章通过对黄土高原代表性的4个末次冰期以来的黄土剖面以及毛乌素、浑善达克和科尔沁沙地的20多个末次冰期-全新世的沙-砂质古土壤剖面的研究,获得了150多个独立的光释光年龄数据。在此基础上,结合200多个样品的粒度、有机质含量和磁化率数据,重建末次冰期以来中国北方气候变化过程,对比分析沙地与黄土古气候记录的联系。结果表明,中国北方古气候在57.5—52.5kaB.P.相对干旱,41.5—37.3kaB.P.相对湿润,26—22kaB.P.逐渐干旱,22—18kaB.P.极端干旱,15—10kaB.P.干旱,10—8kaB.P.为干旱减弱的时期,8.0—2.4kaB.P.相对湿润,而2.4kaB.P.以来气候为相对干旱。其间,在8.0—2.4kaB.P.的湿润时期有几次干旱事件,而2.4kaB.P.以来气候变化频繁。具有独立年代控制的黄土和沙漠记录表明,中国北方的气候变化对轨道时间尺度的太阳辐射变化有大约3—4ka的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