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伊断裂带韧性变形特征
Characteristics of ductile deformation of Jiamusi-Yitong fault作者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 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地质系 萨尔茨堡大学地质地理系 山东莱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山东东营25700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沈阳110034
出 版 物:《世界地质》 (World Geology)
年 卷 期:2013年第32卷第4期
页 面:800-807页
学科分类:070904[理学-构造地质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0901[理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07[理学]
基 金:国家油气专项:松辽盆地及外围上古生界油气资源战略选区(2009GYXQ12)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1560)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101021) 青年基金项目(41101240)联合资助
主 题:佳-伊断裂带 韧性剪切带 有限应变测量 EBSD 左行走滑
摘 要:佳木斯—伊通(佳—伊)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北段的西支,控制着佳—伊地堑内各盆地的展布。笔者在佳—伊断裂带中部舒兰水曲柳地区发现一条近NNE向的韧性剪切带。结合显微构造分析认为,该剪切带主要由初糜棱岩—糜棱岩组成,具有左行走滑的特征。对研究区内韧性剪切带中的糜棱岩进行有限应变测量(Fry法),认为该剪切带应变类型为伸展应变,岩石类型表现为L/LS型构造岩;对糜棱岩样品进行石英C轴EBSD分析,同样指示佳—伊断裂带中段具有左行走滑的构造特征,石英组构以中低温菱面为主,滑移系为{101}。结合前人研究资料,推测佳—伊断裂带中段左行走滑时间为早白垩世中、晚期,形成机制与西太平洋伊泽纳崎板块由NWW转变为NNW向欧亚大陆的高速俯冲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