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再谈乙型肝炎病毒反转录酶区/表面抗原区基因变异的临床发生特点... 收藏

再谈乙型肝炎病毒反转录酶区/表面抗原区基因变异的临床发生特点及意义

Re-discussion on features of clinical occurrence and implications of hepatitis B virus mutations in reverse transcriptase/surface antigen genes

作     者:刘妍 徐东平 LIU Yan;XU Dong-ping

作者机构:解放军302医院临床研究管理中心/全军传染病研究所北京100039 

出 版 物:《解放军医学杂志》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年 卷 期:2018年第43卷第5期

页      面:361-36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401[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572010,81573676,81721002,81371852,81373136,81371799)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72206)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自主创新项目(2016-2-5032) 国家“十三五”传染病重大专项子课题(2017ZX10302201-001) 

主  题:肝炎病毒,乙型 反转录酶区 耐药变异 HBsAg主要亲水区 免疫逃逸相关变异 

摘      要:在我国,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和恩替卡韦(ETV)长期广泛用于临床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治疗,导致恩替卡韦耐药患者累积增加,耐药变异形式复杂多样,其挽救治疗也成了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HBV聚合酶/反转录酶(RT)区/表面抗原(HBsAg)S区基因重叠,核苷(酸)类似物引起的耐药变异可同时造成S区基因变异,其中rt A181T变异可同时引起sW172终止突变,形成截短型HBsAg,影响疾病进展;rt A181T有时还可引起sW172非终止变异,其临床发生特点和意义尚不明确;HBsAg阴转是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的重要标志,但临床上有少数患者可同时检出血清HBsAg和HBs Ab阳性,其意义与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我们的研究发现,发生在HBsAg主要亲水区(MHR)的免疫逃逸相关变异多见于隐匿性HBV感染患者和HBsAg/HBs Ab双阳性的HBV感染患者,其中如发生新增N-糖基化变异,则进展为肝细胞癌的风险显著增加;从患者分离的免疫逃逸变异株可显著降低HBsAg的抗原性和反应性。上述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HBV RT/S基因变异发生的临床特点、机制和意义,帮助临床合理制定抗病毒治疗方案,预测疾病进展风险。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