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分析
Clinical feature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traductal papillary neoplasm of the bile duct作者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浙江省胰腺病研究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09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浙江省胰腺病研究病理科杭州310009
出 版 物:《中华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urgery)
年 卷 期:2018年第56卷第5期
页 面:350-35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2014CB5421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472212)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子项目(201502014)
摘 要:目的探讨胆管导管内乳头状肿瘤(IPNB)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1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6例IPNB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男性23例,女性23例,年龄(64±8)岁。采用门诊复查结合电话询问的方式进行随访。计数资料的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腹痛(31例)、发热(15例)与黄疸(11例)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25例患者伴胆管结石,25例患者伴肝脏萎缩。术前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胆道梗阻所致肝功能异常,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胆管扩张(45例),胆管内肿物(22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IPNB,其中黏液高分泌IPNB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相关浸润性癌的比例(13/15)高于黏液低分泌IPNB(51.6%,16/31)(χ2=5.331,P=0.021)。25例患者接受肝切除术,12例接受肝切除术+胆管切除重建术,3例接受胆管切除重建手术,3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接受肝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接受同种异体肝移植术,1例接受肿瘤射频消融治疗。41例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0个月[(12,41)个月]。随访期间,肿瘤复发7例,死亡6例。结论IPNB临床少见,目前临床上对其认识不足,影像学检查是其主要诊断手段,手术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