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嗜铅肠球菌JT_1对大鼠体内的排铅机理 收藏

嗜铅肠球菌JT_1对大鼠体内的排铅机理

Lead-resistant Mechanism of Enterococcus JT_1 for Rats in vivo

作     者:都启晶 高雁斐 满兆红 赵宏坤 Du Qijing;Gao Yanfei;Man Zhaohong;Zhao Hongkun

作者机构: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109 青岛千迪慷功能食品研发中心山东青岛266105 

出 版 物:《中国食品学报》 (Journal of Chinese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18年第18卷第6期

页      面:40-4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2[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08[工学] 082203[工学-发酵工程] 0822[工学-轻工技术与工程] 

基  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8B03 2012BAD39B05) 山东省自主创新及成果转化专项(2014CGZH0704) 

主  题:嗜铅肠球菌 灌胃 扫描电子显微镜 能谱分析 

摘      要:研究了对铅离子有吸附能力的嗜铅肠球菌JT_1作为体内排铅试剂的排铅机理。建立大鼠铅中毒模型,模型组血铅水平达到600μg/L即造模成功。通过灌胃的方式给予大鼠嗜铅肠球菌JT_1的发酵液,4周后处死,无菌采集结肠进行菌落计数,并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及能谱分析。同时,采集大鼠血液、尿液及粪便测定其铅含量的变化。结肠菌落计数结果显示:铅中毒模型组大鼠结肠乳酸菌总数较其它组少,差异显著(P0.05);灌喂嗜铅肠球菌JT_1的模型组和对照组菌落总数高于未灌胃空白组和染铅组,差异显著(P0.05)。结肠扫描电镜研究结果表明:仅能在灌喂嗜铅肠球菌JT_1的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结肠内发现类似嗜铅肠球菌JT_1的菌体,能谱分析显示模型组大鼠结肠内菌体表面铅含量明显增多,说明铅离子在菌体表面形成金属沉积物。灌胃嗜铅肠球菌JT_1的模型组大鼠的血铅水平均低于灌胃前,差异显著(P0.05),且该组的粪铅水平显著上升,差异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嗜铅肠球菌可在大鼠结肠存活,嗜铅肠球菌JT_1与铅离子主要以表面吸附的形式排铅,在灌胃嗜铅肠球菌JT_14周后能有效降低大鼠血铅水平,其排铅的主要途径是随粪便排出。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