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逆向建构
On the Counterclockwise Constructed Literary & Artistic Criticism in Marxism作者机构: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 版 物:《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Research on Marxist Aesthetics)
年 卷 期:2017年第20卷第2期
页 面:243-254,12-1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哲学-哲学] 010106[哲学-美学]
基 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实践反思研究”(项目批准号:16YBA34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笔记,彰显了他对人类社会研究从 人体解剖 到 猴体解剖 的走向,此种逆向探索蕴含了他所坚持的历史哲学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法。从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演变来说,逆向建构是对顺向建构的批判和发展。作为他晚年仍在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逆向建构是针对顺向建构的,通过对认定的命题或学说的反思批判从而达到重新创建。反向建构只是逆向建构的一种,逆向建构还包含非反向的其他种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文艺批评中有着明显的逆向建构,后续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逆向建构也有呈现,总体上大致有三种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侧重于社会历史,对文艺批评进行历史哲学的反思批判;阿多诺侧重于美学理论,对文艺批评进行审美反思批判;毛泽东侧重于革命实践,对文艺批评进行影响现实的反思批判,他们都力图达到对文艺批评进行创新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逆向建构是文艺批评创新的有效途径,它能增进文艺批评创新的深度,也能增强文艺批评创新的自觉性和自主性,还能增强文艺批评创新的效能。具体来说,马克思恩格斯的具有深刻性、一定的系统性,但连续性不强;阿多诺的具有连续性、系统性,但也有矛盾性;毛泽东的具有时代性、导向性,但也应辩证地看待。因此,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逆向建构并不是无条件和不受限制的,它受历史前提、文艺自身及现实处境这些因素所制约。由此,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逆向建构所要达到的文艺批评创新,是历史的、审美的和实践的文艺批评活动的必然结果,不是虚历史、去审美和脱实践的任意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