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联结再造:家户双向性的历史转型与乡村治理
Reengineering of Emotional Connection: The Two-way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of Household and Rural Governance作者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出 版 物:《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18年第57卷第3期
页 面:17-30页
核心收录: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跨越农村现代化关键阶段的韩国经验--‘新村运动’成效实地调查与启示"(14JJD810008)
摘 要:自秦汉以来,中国形成了以一家一户为单位且集生产、消费为一体的家户制度。家户作为村落社会的基础性单元,既限定了农村基层的治理形式和治理绩效,又反过来受到村落治理的影响和塑造。农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取决于村-户的有效联结,同时也依赖于家户自身的稳定与和谐。研究认为,家是内向性的,蕴含着家户内在稳定性因素;而户则是外向性的,作为社会治理单位而存在。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家国同构的社会,乡土村落在宗族血缘基础上生成了以乡绅为纽带的文化联结,家户的内在秩序以及村-户联结机制的稳定均依赖于传统的家族观念和家长制。20世纪以来的国家政权下沉过程中,历经漫长的混乱和摸索之后,终于在人民公社时期建立了较稳定的组织联结机制,家户则依靠政治力量和已经衰弱的家长制维持自身的稳定。在后集体化时代,国家强力退出了农村社会,垂死挣扎的家长制也终于被市场化浪潮粉碎,由国家自上而下推动的村-户联结机制——村民自治——始终未能在农村社会落地生根,而家户本身更是由于失去了传统的稳定器——家长制——一直问题不断。通过对新时期家庭定位和家庭性质的探讨,本文认为,解决当前家庭问题的方向应当是以情感巩固家庭的稳定与和谐,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互动,使家庭成员联结成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综合体,形成一种健康、平衡的情感联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