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人文因素对中国灰水经济生产率的影响 收藏

人文因素对中国灰水经济生产率的影响

Influence of human factors on the economic productivity of grey water in China

作     者:白天骄 孙才志 赵良仕 BAI Tianjiao;SUN Caizhi;ZHAO Liangshi

作者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大连116029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大连116029 

出 版 物:《生态学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8年第38卷第7期

页      面:2536-254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8[工学] 020202[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重点基金(16AJY009) 

主  题:灰水经济生产率 人文因素 空间Durbin模型 

摘      要:促进水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灰水经济生产率为研究主体,将其定义为GDP与灰水足迹之比,基于对我国31个省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数据尚未统计)2000—2014年灰水经济生产率区域特征和空间相关性的分析,利用空间Durbin模型对人文因素与灰水经济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我国灰水经济生产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东部地区显著高于中、西部,西部地区最低;(2)各省区灰水经济生产率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正自相关性且空间集聚程度较高,近年来区域间的分化加剧;(3)从全国范围来看,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度、城镇化水平及社会福利有利于本地灰水经济生产率增长,提高受教育程度和社会福利对邻近地区灰水经济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4)从各分区情况来看,提升民众受教育程度、产业结构优化度、城镇化水平和社会福利都对东部地区灰水经济生产率具有显著积极效用,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西部地区灰水经济生产率增加;在间接效应结果中,东部民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中部社区服务机构的减少,西部社会福利的改善都对相应邻近地区灰水经济生产率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此外,各地需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地区GDP,促进经济与环境健康发展。提出了推动我国水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