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审美的“尺度”——兼谈伯林特与程相占的学术论争
A Study of the “Scale”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Academic Debate between Arnold Berleant and Cheng Xiangzhan作者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出 版 物:《山东社会科学》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18年第5期
页 面:91-9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哲学-哲学] 010106[哲学-美学]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生态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6ZDA111)的子课题"生态美学通论"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生态美学是在生态学的影响下诞生并发展的,这是学界的共识。但是,生态学与美学如何联结,在学界却始终存在着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生态知识能否作为审美的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马克思在论述美的规律时提出了两个尺度,即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生态审美作为美的规律的表现形态之一,同样也必然是两个尺度的统一。生态审美的尺度,离不开自然的维度,即生态知识,但它绝不是唯一尺度,还应有主体的人的尺度,即内在的尺度。同时,生态审美的内在的尺度与传统美学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它不再是片面的心灵理性尺度,而是全面发展的人的尺度,是主体身—心一体的感性尺度。由此,生态审美的尺度,应该是自然、身体、心灵三者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