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对分析的副省级城市科技创新评价模型及实证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evaluation model of sub-provincial cities based on set pair analysis作者机构:黄河科技学院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63
出 版 物:《科研管理》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年 卷 期:2018年第39卷第S1期
页 面:100-11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经济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人产城”融合的绿色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16BKS05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府性投融资平台发展路径和风险控制研究(14CJY025) 2017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自贸区深化改革量化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2017B044) 2018年度河南科技智库调研课题“河南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与趋势研究”(HNKJZK-2018-15)
主 题:科技创新评价 集对分析,Kendall系数 Spearman相关性系数
摘 要:科技创新评价是对科技创新涉及的科技主体、科技投入与产出等的评价,对指导地区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集对分析方法,对熵权法、均方差法、变异系数三种客观评价方法,以及AHP方法、G1法、G2法三种主观评价方法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15个副省级城市的最终科技创新排序结果。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一是通过比较各副省级城市属于各名次的程度、即平均同一度,确定各城市的科技创新综合排序,解决了主观评价方法和客观评价方法等单一评价方法得到排序结果不一致的问题,使最终的排序结果既能兼顾主观偏好、又能反映数据客观规律。二是通过事前Kendall检验和事后Spearman一致性检验,检验单一评价方法所得结果之间的相似性,以及综合评价结果与单一评价方法结果的相似性,保证了最终的综合评价结果的一致性,改变了现有综合评价方法对多个单一评价方法简单组合、而不进行检验的不足。三是实证结果表明,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科技发展状况差异较大,深圳、广州、杭州的综合科技创新情况较好,哈尔滨、西安、大连的科技创新情况有待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