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复调音乐理论的形成、发展与思考 收藏

中国复调音乐理论的形成、发展与思考

Chinese Polyphony Theory: Formation,Development and Reflection

作     者:徐孟东 

作者机构: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 

出 版 物:《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Art of Music(Journal of the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年 卷 期:2018年第1期

页      面:46-6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3[艺术学] 1302[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 

基  金:上海高校高峰高原作曲理论建设团队项目成果 

主  题:复调音乐理论 对位 赋格 复调思维 技法 

摘      要:20世纪初随着中国新音乐的诞生,西方复调音乐理论开始较为系统地介绍引进到中国,对中国专业音乐创作、教学和研究等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在1920~1970年代末半个多世纪里,虽然也有专家学者进行了有关探索,但中国复调音乐理论主要处于学习吸收借鉴西方包括苏俄复调音乐理论的阶段。而在改革开放后的近三十多年(文章将其再划分为二个阶段)特别是进入新世纪的十余年间,经过不懈努力和艰难求索,中国复调音乐理论终于开始初步形成。其标志就是这一领域大量的具有独立意义的学术成果——包括数十部专著与教材,和几百篇论域广阔、内容丰富、分析研究深入的专题论文。当然尽管如此,中国复调音乐理论的初步形成和今后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令人思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