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短期增温对紫花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收藏

短期增温对紫花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Effects of short-term experimental warming on soil microbes in a typical alpine steppe

作     者:王军 王冠钦 李飞 彭云峰 杨贵彪 郁建春 周国英 杨元合 WANG Jun1,2,WANG Guan-Qin1,2,LI Fei1,2,PENG Yun-Feng1,YANG Gui-Biao1,2,YU Jian-Chun1,2,ZHOU Guo-Ying3,YANG Yuan-He1,2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西宁810008 

出 版 物:《植物生态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年 卷 期:2018年第42卷第1期

页      面:116-12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7[理学] 0901[农学-作物学] 0902[农学-园艺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0482)~~ 

主  题:气候变暖 磷脂脂肪酸 微生物群落 青藏高原 高寒草原 

摘      要:土壤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参与者和调控者。全球变暖可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产生影响,加速陆地生态系统向大气中释放碳,进而引起陆地碳循环对气候变暖的正反馈。然而,目前学术界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如何响应气候变暖等问题认识不足,尤其是缺乏低温干旱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增温响应的实验证据。为此,该文依托青藏高原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草原建立的增温实验平台,基于磷脂脂肪酸(PLFA)方法测定了2015和2016年生长季表层(0–10 cm)土壤微生物各类群的生物量,在此基础上揭示气候变暖对紫花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短期增温处理导致2015和2016年生长季(5–10月)的表层土壤温度均显著提高1.6℃,同时也导致土壤含水量显著下降了3.4%和2.4%(体积分数),但并没有显著改变土壤化学性质及归一化植被指数。增温处理下,两年生长季旺期(8月)的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分别为749.0和844.3 mg·kg^(–1),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为43.1和102.1 mg·kg^(–1),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分别为17.9和8.4,但实验期间MBC、MBN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与对照没有差异。PLFA分析的结果显示细菌在微生物群落中占主导,而丛枝菌根真菌含量最少,增温处理并没有改变不同类群的微生物生物量以及群落结构。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土壤温度和含水量是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异的主要因子,并且增温导致的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量分别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变化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以上结果表明,由于受水分的限制,短期增温对紫花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没有显著影响。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