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磁共振信号幅值的射频场映像技术研究 收藏

基于磁共振信号幅值的射频场映像技术研究

Study of B_1 Mapping Methods Based on the Amplitude of MRI

作     者:邓官华 蓝茂英 段松 王佳佳 胡灿 辛学刚 Deng Guanhua;Lan Maoying;Duan Song;Wang Jiajia;Hu Can;Xin Xuegang

作者机构: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广州510510 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广州510515 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上海200433 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广州510006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出 版 物:《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年 卷 期:2018年第37卷第2期

页      面:181-18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08[工学] 0836[工学-生物工程] 0702[理学-物理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1008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671229) 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15B020214006) 

主  题:磁共振 磁共振射频场映像技术 磁共振介电特性成像技术 

摘      要:MRI领域近年来的新兴研究热点之一——磁共振介电特性成像(MR EPT)技术能通过检测射频场分布,实现活体组织介电特性断层成像。作为MR EPT技术基础之一的磁共振射频场映像(B_1 mapping)技术,其B_1场成像的质量直接影响着MR EPT算法的精度,因而准确、稳健的B_1 mapping技术对于后续的MR EPT算法至关重要。研究双角度法(DAM)和快速预饱和法(sat TFL)两种基于磁共振信号幅值的B_1 mapping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体模和人体头部MR扫描中的应用,并利用FDTD仿真分析上述两种B_1 mapping技术的B_1场缩放系数(R_i)和平均相对差异系数(MRD),发现在低介电特性体模和脑白质B_1场成像中,利用FDTD仿真获得的B_1场缩放系数R_i与采用上述两种B_1 mapping技术获得的实际B_1场缩放系数R_i差异较小,它们的MRD在10%以内;然而在高介电特性体模和脑脊液B_1场成像中,采用DAM方法获得的B_1场缩放系数R_i要高于采用sat TFL方法获得的B_1场缩放系数R_i,且有DAM的MRD高达21%。研究的结果可为不同介电特性组织的B_1场成像选取合适的B_1 mapping技术提供参考,为推动MR EPT技术的实用化提供基础研究支持。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