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吕梁连片特困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其经济贫困的时空分布特征
Assessment of eco-environment quality and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 poverty in contiguous and specific poverty-stricken areas of Lüliang,Shanxi Province作者机构: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山西晋中030619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省城乡统筹协同创新中心山西晋中030619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旅游文化艺术系山西太原030031
出 版 物:《江苏农业科学》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18年第46卷第6期
页 面:304-309页
学科分类:120301[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 12[管理学] 1203[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 083305[工学-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 08[工学]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基 金: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编号:2016021136) 山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晋教研函4号) 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编号:晋教科函4号) 山西省城乡统筹协同创新中心科研专项基金(编号:SXCXCXYB2017-001) 太原师范学院"1331工程"建设计划(编号:院办字34号)
摘 要:为研究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促进其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以山西吕梁山区所辖3市13县为典型研究区,收集研究区内2007—2014年间共8年的自然、社会、经济数据。首先评价山区自然环境视角下的生态环境质量,然后分析山区经济贫困的时空分布特征,最后对山区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贫困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吕梁山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在空间上呈现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东北和东南山区出现高值,中部山区出现低值。(2)吕梁山区中部的收入贫困发生率显著高于北部和南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低于北部和南部,成为贫困高发区,2010年是中部山区经济好转的转折点。(3)吕梁山区收入贫困发生率与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呈不显著的递减函数关系,表明该区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不能做到同步发展。综合分析可知,生态环境恶化是造成吕梁山区经济贫困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