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致病性与非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在不同温度和接触材料表面生物被膜... 收藏

致病性与非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在不同温度和接触材料表面生物被膜形成情况分析

Analysis of Biofilm Formation by Pathogenic and No-Pathogenic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and Contact Surfaces

作     者:赵爱静 付娇娇 宋雪迎 孙晓红 潘迎捷 赵勇 ZHAO Aijing;FU Jiaojiao;SONG Xueying;SUN Xiaohong;PAN Yingjie;ZHAO Yong

作者机构: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201306 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306 农业部水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上海)上海201306 

出 版 物:《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年 卷 期:2018年第37卷第1期

页      面:7-1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工学] 082203[工学-发酵工程] 0822[工学-轻工技术与工程]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71917 31671779) 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沪农科攻字2015第4-8号 沪农科推字2017第4-4号) 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15SG48)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计划(2017-01-07-00-10-E00056) 

主  题:副溶血性弧菌 生物被膜 温度 接触材料 

摘      要: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分析了致病性(22株)与非致病性(17株)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在不同温度(4,10,15,25,37℃)及不同接触材料(聚苯乙烯、玻璃和不锈钢)表面生物被膜的形成情况。结果表明,VP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在高温条件下(25,37℃)明显强于低温条件(4~15℃),25℃是生物被膜形成的最适温度。对比3种常见的接触材料,VP在玻璃表面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最强,聚苯乙烯表面次之,不锈钢表面最弱。通过变异系数分析可知,温度对VP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影响最大,其次为接触材料。进一步分析发现,致病性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显著强于非致病性菌株(p0.05)。研究表明:致病性与非致病性VP在不同温度及接触材料表面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存在差异,建议今后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可通过控温或改换接触材料,进而有效控制VP生物被膜导致的危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