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岩矿非均质性的前置液酸压模拟研究
A simulation study on the preflush acid fracturing considering rock heterogeneity作者机构: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 版 物:《天然气工业》 (Natural Gas Industry)
年 卷 期:2018年第38卷第2期
页 面:59-6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20[工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08[工学] 082002[工学-油气田开发工程]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亚和中东地区复杂碳酸盐岩油气藏采油采气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2017ZX05030-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杂碳酸盐岩储层转向酸与固体转向剂协同转向机理研究"(编号:U1762107)
主 题:碳酸盐岩 矿物组分 非均质性 储集层 增产改造 前置液酸压改造 裂缝扩展 酸蚀裂缝 数值模拟
摘 要:前置液酸压工艺采用高黏非反应性前置压裂液压开储层形成水力裂缝,然后高压挤入酸液刻蚀裂缝表面,形成非均匀溶蚀缝面以此来增强裂缝的导流能力。为了给深部碳酸盐岩储层的前置液酸压改造提供理论依据,在建立多种矿物存在的裂缝酸化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裂缝拟三维延伸模型,构建了能够正确描述前置液酸压物理、化学过程的综合控制方程组;基于控制方程,模拟分析了岩矿层理、岩矿组分占比和排量等关键因素对前置液酸压改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岩矿层理对酸蚀裂缝形态起主导作用,且水平层理有助于提高酸液的有效作用距离;(2)石灰岩在碳酸盐岩矿物中所占比例越大,酸液有效作用距离越短;(3)在考虑岩矿非均质性的前置液酸压改造中,大排量能增加酸液的有效作用距离,但酸蚀缝宽相应变窄。结论认为:(1)与常规酸压模拟方法相比,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受地质沉积影响的岩矿分布特点,较真实地模拟了岩矿非均质性所引起的裂缝非均匀刻蚀形态;(2)该研究成果为碳酸盐岩储层前置液酸压改造优化设计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丰富了碳酸盐岩储层改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