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与鞍旁脑膜瘤的影像学鉴别 收藏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与鞍旁脑膜瘤的影像学鉴别

作     者:蒋弘阳 丁忠祥 

作者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杭州310053 浙江省人民医院放射科 

出 版 物:《浙江医学》 (Zhejiang Medical Journal)

年 卷 期:2018年第40卷第4期

页      面:398-399,404页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100207[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2[医学-临床医学] 08[工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主  题: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 鞍旁脑膜瘤 MR动态增强 

摘      要:目的比较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与鞍旁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这2种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36例鞍旁脑膜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所有对象行MR增强检查,并根据Els te r评分标准进行T_2WI信号分级。比较两组患者T_2WI信号、瘤体形态、MR动态增强等影像学特征。结果鞍旁脑膜瘤患者T_2WI低信号3例,等-稍高信号31例,高信号2例;病灶呈圆球形26例,尖角形(不规则三角形)10例;MR动态增强表现为快速填充的强化35例,渐进性强化1例;观察到脑膜尾征32例,瘤周水肿6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T_2WI低信号0例,等-稍高信号7例,高信号17例;病灶呈圆球形6例,哑铃状18例;MR动态增强表现为周围向中心填充的渐进性强化20例,快速填充的均匀强化4例;均未观察到脑膜尾征及瘤周水肿。两组患者信号、瘤体形态、MR动态增强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_2WI明显高信号、渐进性动态增强、病灶呈哑铃状、无脑膜尾征及瘤周水肿对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